急救心肺复苏全指南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要点
在紧急情况下,掌握急救心肺复苏技能至关重要。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等关键要点,每一个环节都关乎着患者的生命安危。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要点,能够在关键时刻为患者争取宝贵的生存机会。
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核心环节之一。要准确找到按压部位。通常是两连线中点,胸骨中下段。施救者需跪在患者一侧,将一只手掌根部放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叠放在这只手背上,手指紧扣,避免接触胸壁。按压时,双臂伸直,利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用力,使胸骨下陷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频率要保持在每分钟100 - 120次,节奏需均匀稳定。每一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回弹,以保证心脏能够有效地充盈,为下一次泵血创造条件。在进行胸外按压时,一定要注意力度和频率的精准把握,力度过小无法有效推动血液循环,力度过大则可能对患者造成额外伤害,如肋骨骨折等。持续而稳定的胸外按压就像给心脏一个有力的“助推器”,能维持身体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为后续的复苏奠定基础。

人工呼吸同样不可或缺。在进行人工呼吸前,要确保患者气道通畅。迅速清除患者口腔和鼻腔内的异物,如痰液、呕吐物等,可采用仰头抬颌法打开气道。施救者用放在患者前额的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翼,防止气体从鼻腔逸出。然后深吸一口气,用自己的嘴完全包绕患者的嘴,缓慢而持续地吹气,每次吹气时间应持续1秒钟以上,使患者胸廓明显起伏。吹气完毕后,松开捏鼻翼的手指,让患者胸廓自然回缩,排出肺部气体。如此反复进行,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应进行2次人工呼吸。人工呼吸要注意吹气的力度和量,避免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通过人工呼吸,能够将氧气送入患者肺部,帮助维持呼吸功能,与胸外按压协同作用,共同努力恢复患者的自主循环和呼吸。
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每进行一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后,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脉搏等情况。如果发现患者有自主呼吸和心跳恢复的迹象,如面色逐渐红润、呼吸恢复、脉搏可触及等,应立即停止操作,但仍需密切观察。若经过一段时间的急救操作后,患者仍未恢复自主循环和呼吸,应持续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援。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不要轻易放弃心肺复苏,持续而有效的急救措施可能会创造生命的奇迹。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施救者自身的安全也不容忽视。如果现场存在危险因素,如漏电、火灾等,应先确保自身安全后再进行急救。要注意合理安排施救人员,避免因疲劳而影响急救效果。多人施救时,应每隔一段时间轮换进行胸外按压,以保证按压的力度和频率。
急救心肺复苏的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要点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技能。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严谨对待,每一次操作都承载着生的希望。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要点,并在实践中不断练习,我们就能在紧急时刻成为生命的守护者,为患者赢得生存的转机。让我们将这份关乎生命的知识和技能牢记于心,在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用爱与责任为生命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