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推荐:9个时间管理小技巧,学会受用终生
《人民日报》推荐:9个时间管理小技巧,学会受用终生
[id_1803862974]
[id_2[id_81807945]4177460]
结尾曲:TFBOYS - 样
[id_27782029]
在当今社会,每个人仿佛都像被上了发条一般,奔波劳碌,却往往不知如何才能从中解脱出来。
其实,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早已给出了答案:
每一项所谓的“管理”活动,其本质都归结于“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的根本所在,则是“时间”的有效掌控。
同样是一天24小时,有人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却徒劳无功;
有人却能高效平衡工作和生活,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真正能拉开人与人差距的,就是一个人对时间的管理和利用能力。
今日,在此与各位共同探讨《人民日报》所推荐的九则时间管理妙计,期望大家能够摆脱时间的桎梏,成为时间的主宰。
01
善用等待
刘未鹏曾提出一个观点时间管理方法推荐 知乎,即所谓的“暗时间”,它指的是那些未能直接产生成果的时段,诸如行走、乘车、排队等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
在这些等待的过程中,是可以做很多事的。
有些人,一边健身,一遍看视频;
有些人,一边坐车,一边听课、回邮件;
也有些人时间管理方法推荐 知乎,一边排队,一边思考问题,决定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这些看似零碎的时光,虽然显得不那么重要,然而若能善加利用,便能在有限的时日内,完成更多任务。
正如刘未鹏说的那样:
擅长把握隐蔽时间的人,往往能悄然获得比他人更多的时光,这实际上意味着他们能够比他人享有更长的生命岁月。
02
确定先后
对于现代人来说,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干不完的事。
倘若分不清轻重缓急,往往容易耽误大事。
那如何区分事务的轻重缓急呢?
不妨试试四象限法则:
首先,将“十”字划分成四个部分,形成四个区域;接着,依据事务的紧急性与重要性,将它们分别安置于相应的象限之中。
第一象限,为重要且紧急的,需要立即花时间完成。
第二象限中的任务,虽然关键却不急迫,这些任务必须予以完成《人民日报》推荐:9个时间管理小技巧,学会受用终生,不过它们在时间上并不要求立即行动,因此可以适当放慢速度去处理。
第三象限中的事务既非关键亦非迫切,它们在重要性上并不突出,在时间紧迫性上也并不明显,因此无需急于处理。此类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游戏娱乐、电影观赏等。
第四象限中那些虽非关键却急需处理的事项,其重要性并不显著,然而在时间的紧迫性上却不容忽视。
利用好四象限法则,哪些事务更重要、更紧急,就一目了然。
下次面临纷繁复杂的任务时,不妨尝试运用四象限法则,这有助于你更有效地确定事务的轻重缓急,从而成为时间管理的高手。
03
屏蔽干扰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做“心流”。
当人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某一事务时,往往能体验到一种强烈的兴奋和满足,同时,他们的工作效率也会得到显著提高。
要想进入心流状态,就要学会屏蔽干扰,建立专用时间。
Basecamp软件公司的创始人贾森,在初入职场时,频繁遭遇各种干扰,导致其工作常被打断。
刚打开电脑准备写方案,就有客户来访,思路不得不中断;
正打算仔细审查公司文件,下属突然闯入汇报事务,贾森的工作进程又一次受到了打扰……
随后,贾森决定将每周二的上午时段定为“答疑时间”,这一时段专门用于解答各类疑问。
在其余时段,环境转变为无干扰区域,人们得以集中精力投身于本职工作,最终惊喜地观察到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有句话说得好:“事必专任,乃可贵成;力无他分,乃能就绪。”
唯有学会集中精力,迅速排除干扰,为自己设定特定时段,方能高效完成任务。
04
明确事项
《巴金森法则》中提到:
“你有多少时间完成工作,工作就会自动变成需要那么多时间。”
仅有短短一小时的作业时间,我们必将全力以赴,争分夺秒,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因而,要想充分利用时间,就要避免“多长时间都可以”的做法。
未来,不妨尝试这样做:对于即将完成的每一项任务,都要详细规划出所需的具体时间安排。
比如,7-8点,是每天早起健身的时间;
上午9-11点,是坚持读书的时间;
下午2-4点,是处理各种杂务的时间……
对每项任务所需时间进行提前规划,便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人民日报》推荐:9个时间管理小技巧,学会受用终生,比他人完成更多的工作量。
05
随时记录
爱迪生说:
“成功需要99%的汗水和1%的灵感。”
想做成一件事,既要持之以恒的付出,也要把握灵机一动的瞬间。
灵感转瞬即逝,如果不及时记录和捕捉,事后就再难想起。
物理学家莫尔斯的朋友托马斯,给他做过一个电磁感应实验。
通电后,铁芯可以吸起桌上的铁片、铁芯,断电后又会掉下去。
这一现象,给了莫尔斯发明“用电通信”的灵感。
他立即把这个想法记录下来,然后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后来,他成功发明了电报机,给世人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所以说,千万不要小瞧随手记录的力量。
内心思绪如泉涌,唯有培养随时记录的习惯,方能孕育出更多的奇迹。
06
定好期限
心理学家阿莫斯·特沃斯基,做过一个实验:
把学生分成两组,每组成员按规定完成一篇文章。
其中一个小组设置了5天的截止日期,而另一个小组则没有设置。
研究发现,缺乏截止日期的实验组中,仅有25%的学生提交了论文;而设置了截止日期的实验组,提交论文的学生比例高达66%。
实验结果表明:不论进行多么细小的任务时间管理方法推荐 知乎,若想提升工作效率,就必须设定一个明确的截止时间。
面对繁重的工作,千万不要用“下周”“下月”敷衍自己。
记得先设置一个具体的时间节点,然后倒逼自己去完成。
只有截止时间清晰可见时,我们的思考和行动才会变得效率满满。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