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应有的样子——2025年春季中国元首外交纪事
大国应有的样子——2025年春季中国元首外交纪事
随着历史的车轮驶入2025年,全球对稳定、强有力的领导以及明确方向的渴求愈发强烈,众多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于我国。
一个大国应当展现出其应有的风范,同时怀揣宽广的胸怀和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国家领导人以其作为大国大党领袖、世界级领袖的深远历史眼光和时代使命感,坚定地引领我国特色大国外交,始终站在历史发展的正确轨道上、人类文明进步的前沿,为全球战略的稳定贡献了中国的力量,以我国的确定性来应对国际社会不断涌现的各种不确定性。
在元首外交的指引下,我国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璀璨旗帜,于这个春日里,共同描绘出一幅与世界携手共进、共创辉煌的新篇章。
(一)“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
春节假期刚刚结束,在2月7日正午时分,位于黑龙江哈尔滨的太阳岛宾馆内,一群身穿来自不同民族服饰的孩子们齐声高唱《乌苏里船歌》大国应有的样子——2025年春季中国元首外交纪事,他们用歌声向参加哈尔滨亚冬会开幕式的外国贵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当日,在哈尔滨盛大举行的是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我国国家领导人,与文莱苏丹哈桑纳尔、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泰国总理佩通坦、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等众多亚洲国家领导人齐聚一堂,共同目睹了这一冰雪盛事的开启。
这是一场体育的盛会,同时也是亚洲各国团结协作的盛会。正如国家领导人在欢迎宴会上的讲话中所强调的大国应有的样子——2025年春季中国元首外交纪事,本次亚洲冬季运动会以“冰雪之梦,亚洲同心”作为核心主题,它承载了亚洲人民对和平、进步、友情的共同渴望和不懈追求。
和平、发展、友谊,这是亚洲人民共同的心愿,在当前世界局势愈发动荡复杂的背景下,显得格外宝贵。
中国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转变,使得周边国家在我国外交战略中的核心作用愈发明显。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着眼于全球视角来审视周边局势。在首场主场外交活动中,我们迎来了亚洲各国的朋友。同时,我国领导人的首次出访也选在了周边的邻邦国家。
越南的首都河内,红旗随风飘扬。“尊敬的国家领导人,您好!”“很高兴再次与您相见!”国家领导人的手与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的手紧紧相握。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正在进行,众多热情的群众沿路欢迎,这充分展现了“同志情谊,兄弟情深”的真挚情感。
4月14日至18日,国家领导人展开了为期五天的访问之旅,分别访问了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在这四夜五天的行程中,他积极参与了近30场活动,对邻国关系、安全稳定、共同繁荣、友好诚信、互利共赢以及命运共同体等理念进行了深入阐述,并描绘了中国与周边国家携手共创稳定繁荣的美好蓝图。
打造人类共同的未来,我们需从亚洲地区着手。在加快形成对双方具有战略价值的中越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努力塑造一个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中马命运共同体,并将中柬关系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的命运共同体新高度。在此次访问中,中国与这三个国家在双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越南将接待国家领导人的访问定位为今年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马来西亚的最高元首易卜拉欣在王宫举办了隆重的欢迎仪式,而总理安瓦尔亲自前往机场进行迎送;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在登基20年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首次现身机场迎接外国贵宾,并亲自向国家领导人颁发“柬埔寨王国民族自主大项链级勋章”……
以最高规格的礼遇、最为盛大热烈的安排,彰显了源自内心的真挚情感,同时也传达了在全球剧变之时,周边国家普遍增强与我国关系的共同愿望。
在访问期间,我国与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共同签署了108份“创纪录”的合作文件。这些文件涵盖了传统合作领域,同时也涉及到了新兴生产力合作。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关系持续深化,正逐步构建起更加紧密的共生与协同发展模式。
亲情相待,邻里和睦,“强者不欺弱者,富者不凌贫者”,“如同走亲访友般频繁往来”……秉持亲仁善邻、恪守信义、追求和谐的邻邦交往之道,不仅对中国及亚洲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正面效应,同时也对当今国际关系的演变趋势具有显著的现实指导意义。
4月8日至9日,北京举办了新中国历史上首次的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国家领导人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发表了重要演讲。正值周边关系处于“近代以来最佳时期”,同时也是“周边格局与世界变局紧密相连的关键阶段”,中国向周边国家发出了“携手共建美好未来”的庄严宣言。
以构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五大家园”作为共同追求,秉持着和睦相处、安定周边、富裕邻邦、真诚相待、惠及彼此、命运相连的理念方针,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亚洲价值观,以高标准共建“一带一路”作为核心平台,依托安危共担、求同存异、对话协商的亚洲安全模式作为战略后盾……
国际舆论指出:在部分大国再次上演威胁吞并周边国家的老套剧情之际,中国向全球展示了如何才是与邻邦和谐共处的正确方式。
大国与其周边国家如何互动,映射出其对于世界、秩序和价值的看法。在元首外交的指引下,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逐渐显现出以下特点:秉持相互尊重的原则,认同各自的发展路径;坚定维护对方的核心利益;并在战略层面给予对方必要的支持。
在年初,在与我国今年首位来访的外国国家元首、斯里兰卡总统迪萨纳亚克进行会谈的过程中,我方强调,我们将持续坚定地支持斯里兰卡捍卫其国家独立、主权以及领土的完整,并且将继续支持斯方独立地探寻一条适合其国家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
在庆祝文莱独立41周年之际,我国向文莱苏丹哈桑纳尔致以热烈的祝贺,并表示,“我们愿意与哈桑纳尔苏丹携手并进,共同深化中文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使其更加深入和实际,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两国及两国人民。”
三月,在向缅甸领导人敏昂莱表达慰问之际,我国表示愿意向缅甸提供所需的援助,并全力支持灾区民众尽快克服灾害影响,恢复家园。
四月,在与印度总统穆尔穆就中印两国建交七十五周年之际,互发贺电强调,两国应从战略层面和长远视角出发,审视并处理中印关系;共同探索相邻大国间和平共处、相互信任、互惠互利、携手发展的相处之道。
同样是四月,在向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就中印尼建交75周年相互发送祝贺电报之际,强调指出,中国与印尼均为发展中大国,并且是“全球南方”的重要支柱,两国间的合作不仅具有深远的战略价值,而且对全球产生着广泛的影响。
2025年的春天,我国领导人通过多种途径与邻近国家的领导人进行了频繁的沟通与交流,深入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亚洲是我们共同的居住地,周边的邻邦是不可移居的,增进邻邦的福祉也就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团结孕育力量,和谐促成成功。随着世界焦点逐渐东移至亚洲,21世纪无疑将属于亚洲。作为区域内的崛起大国与重要国家,我国始终是周边国家的亲近邻邦、忠实友人及可靠伙伴,未来亦将如此。我国将始终扮演着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推动发展与繁荣的关键角色。
(二)“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
4月11日,钓鱼台国宾馆内,杨柳新绿,春花盛开。国家领导人热情地接待了第三次踏上中国土地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会晤、漫步、共进午餐的过程中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双方就中西关系、中欧合作以及当前的国际局势进行了长达三个多小时的深入探讨。
中欧作为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的两大核心力量、全球市场的重要支柱、推崇文化多样性的两大文明,其间的联系不仅具有深远的战略价值,而且对全球产生着广泛影响。在会面中,我国领导人明确指出:“中欧双方应承担起国际责任,携手捍卫经济全球化的前进方向和国际贸易的稳定环境,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单边主义霸凌行为。”
4月2日,美方以“对等”为借口,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多国对美出口商品大肆征收关税。面对美方推出的新一轮经贸打压,我国迅速作出果断而有力的反击,这不仅是为了捍卫我国合法权益,更是为了保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以及维护国际的公平与正义。
在这场世界高度关注的会见中,国家领导人的讲话掷地有声——
关税战并非双方都能获利,与世界为敌只会导致自我孤立。在过去的70多年里,我国的发展始终依靠自立更生和辛勤努力,从未依赖过他人的施舍,更不惧怕任何无端的打压。无论国际形势如何演变,我国都将保持坚定的信念和稳定的决心,全神贯注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德行不孤立,自会有志同道合者相伴。面对某些大国将关税作为霸凌手段的孤立行为,国际社会普遍表达出与中国一致,抵制保护主义,积极倡导互利共赢合作的立场。
马来西亚作为今年东盟的轮值主席国以及中国与东盟关系协调国,安瓦尔总理表示,面对单边主义的抬头,马来西亚愿意与中国加强合作,共同面对和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东盟不会支持任何单方面的关税加征行为,而是将通过合作与团结,实现自我强化,以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
桑切斯首相强调,中国对欧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合作伙伴,西班牙一直坚定地致力于推动欧中关系的稳健与持续发展。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且严峻的背景下,西班牙及欧盟均愿与中国深化交流与合作,共同保障全球贸易体系的稳定与和谐。
瑞士联邦委员兼外交部长卡西斯对中国坚持多边主义立场表示肯定,并强调,与中国开展自由贸易将有助于提升瑞士的国际竞争力,瑞士方面愿意积极推动瑞中自由贸易协定的升级谈判进程。
……
“很丰厚,这些合作。”
4月24日,在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家领导人手指桌上堆积如山的合作协议,面带微笑地对着前来我国进行国事访问的肯尼亚总统鲁托。
在两国最高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中肯两国正式签订了20份合作协议,这些协议内容广泛,包括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展高新技术、促进人文交流、加强经济贸易往来以及新闻媒体合作等多个方面。
在会谈过程中,国家领导人郑重声明,无论世界局势如何动荡,我国坚持的对非真实、友好、真诚的政策理念将始终如一,中非两国在困难时刻相互扶持、共同应对的精神不会改变,以及中非双方追求合作、实现共同繁荣的根本目标也将坚定不移。
三个“不会变”体现了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坚定承诺和诚信,同时也展现了一个不畏国际局势波动、致力于和平发展、追求开放与合作的大国向世界传递的稳定与力量。
随着全球范围内确定性和稳定性变得愈发罕见,我国所展现的这种特质不仅受到各国领导人的极大关注,同时也吸引了众多国际工商界人士的目光。
3月28日清晨,超过四十位来自外资企业的全球董事长、CEO以及商协会的代表团成员,汇聚于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共同参与了我国国家领导人与国际工商界人士的会面活动。
在物流、汽车、医药、能源等多个行业,不仅有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包括沙特阿拉伯、巴西等全球南方国家的代表。众多国际工商界人士齐聚北京,这一盛况充分彰显了中国市场对全球产业的强大吸引力。
国家领导人在会晤时强调,我国的发展空间广阔,市场潜力巨大,政策环境稳定,安全状况良好,为外资企业提供了投资和发展的肥沃土壤。我国不仅过去是,而且是,未来也将继续是外商理想、安全、充满活力的投资场所。与我国企业携手,就是与机遇并肩,信赖我国就是信赖未来,投资我国即是投资于未来。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坐拥超过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以及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同时还是15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核心贸易伙伴。近年来,我国着力打造多元化市场,不断加强与各方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合作,这不仅为合作伙伴的发展提供了助力,同时也显著提升了我国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在这个春天,众多开放合作的平台纷纷亮相,向全球展现了中国凭借自身发展的稳定性,持续为全球经济输送着强大的动力。
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于海南举行,吸引了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多家企业,携带着超过4100个品牌;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盛大开幕,美国沃尔玛、法国家乐福、英国特易购等220多家国际知名零售企业纷纷亮相;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以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亦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高管及各界有识之士纷至沓来……
西门子股份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博乐仁表示,中国打造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其政策的稳定性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来此创业发展;沙特阿美公司的总裁纳瑟尔不禁感慨,在全球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中国宛如一片稳定的绿洲;英特宜家集团的CEO阳森瑞真诚地表达,我们对中国合作充满信心,这源于我们与中国一样,都致力于长期的发展目标……
4月16日,国家领导人访问马来西亚期间,与安瓦尔总理一同见证了中马两国交换的合作文件。其中,一项涉及双方互免签证的协议引起了两国人民的广泛关注。数日之后,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中阿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了互免签证协议的签署,中国的“免签朋友圈”因此再添新成员。
自2024年起,我国对过境免签政策进行了全面放宽与优化,针对54个国家的人员实施了240小时的免签政策。这一举措有效促进了外国游客来华旅游,显著提升了“中国游”市场的规模。此外,今年还推出了离境退税的“即买即退”等便捷措施。旅游业的繁荣带动了购物消费,使“中国购”成为对外交流中的一张亮丽名片。
在这个春天,科技领域捷报频传:备受瞩目的“深度求索”大语言模型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掀起波澜,105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刷新了世界纪录,“墨子号”量子卫星实现了星际间的对话,人形机器人以优雅的身姿在“科技马拉松”中奔跑……
事实反复证明,不管外界如何进行封锁和施压,只要我国坚持不懈地做好国内事务,持续深化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就能展现出“压力越大,力量越强”的顽强品质。
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昭示,孤立他人只会导致文化支离破碎,而广泛吸纳、博采众长才是延续辉煌的关键。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亦证明,只要我们坚持自我发展、积极拓展合作,便能够无畏挑战、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面对全球化的重重挑战,我国领导人以其洞察历史风云的远见卓识,明确指出:“多边合作是应对全球困境与挑战的必由之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青山虽能暂时遮挡视线,但终究挡不住江水东流。这体现了大国的深邃洞察力,也彰显了大国的丰富智慧。
(三)“同舟共济方能行稳致远”
2025年,正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重要时刻。历史的声音在现实面前回响。在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重新兴起的背景下,面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挑战,各国所做出的选择,将深刻影响时代的走向,并对世界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孤舟在汹涌的波涛中难以稳固,唯有众人携手才能稳健前行,远达目的地;“建立命运共同体”的道路,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对待、互惠互利以及“全球携手”之上的正确途径……我国领导人向世界各国友人阐述,深刻揭示了共同协作、命运相连的真理。
个别国家试图挑起大国间的战略对抗和阵营对立,对此,我国立足于全人类的根本福祉,着重指出大国在世界和平与进步中肩负着至关重要的使命,致力于打造一种和平共处、总体稳定且均衡发展的国际关系新格局。
今年1月21日和2月24日,我国领导人分别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视频会面以及电话交流,就一系列重大国际和地区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策略性探讨,于关键时刻为中俄两国关系指明了方向,确保了航向的正确。
无论国际局势如何变化莫测,中俄两国关系将持续稳健发展,共同推动双方的发展和振兴,并为国际关系带来稳定与积极的力量;“与中国的交往”是俄罗斯从长远角度做出的战略决策,并非临时举措,不会因一时的变化或外部因素而受到影响……
两国领导人表达了坚定不移的立场,向全球宣告:在中俄之间,一种成熟、坚韧且稳定的双边关系,是纷扰世界中的一成不变的力量,而非在地区竞争中不断变化的因素。
今年标志着中国与欧盟建立外交关系的第50个年头,此时中欧关系正站在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位置。双方关系保持健康与稳定,这不仅契合了两国的基本利益,也顺应了全球的广泛期望。
志同道合者能成为伙伴,即便在差异中寻求共识亦能携手同行。1月14日,国家领导人于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的电话交流中明确表示,自半个世纪以来,中欧之间的互动不仅促进了双方的成长,还对全球的和平与繁荣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对欧盟充满信心,并期待欧盟亦能成为我国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科斯塔表示,欧洲与中国均秉持联合国宪章的核心理念,推崇多边合作,坚守自由贸易原则,抵制集团对立,强调双方应携手合作而非相互竞争。在当前充满挑战的时代背景下,全球亟需欧中加强协作,共同面对诸如气候变化等重大全球性挑战,并共同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在全球百年巨变的大背景下,全球南方地区已成为世界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其影响力日益显著。面向未来,若要确保世界保持稳定、实现繁荣,全球南方的作用举足轻重。
中国是全球南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始终牵挂着全球南方的命运,深深植根于全球南方的土壤,持续汇集发展中国家团结协作的“南方力量”。
在这个春天,从亚洲一路延伸至非洲,乃至拉丁美洲,国家领导人之间频繁交流互动的,依然是众多来自全球南方的伙伴与友人。
向第38届非洲联盟峰会发出祝贺电文,向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第九届峰会致以贺信,与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的领导人就区域合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格林纳达、斯里兰卡、孟加拉国、阿塞拜疆、肯尼亚等国的领导人进行了会谈和会见……
国家领导人采取面对面交流、电话沟通、书信往来等多种形式,积极促进我国与全球南方国家间的相互扶持与紧密协作,共同为构建一个平等、有序的多极世界和普惠、包容的全球经济体系注入南方的力量。
格林纳达的总理米切尔代表全球南方国家发声:“中国作为全球南方的领航者,始终秉持着大小国家平等的原则,高度重视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国际舞台上言行一致,其作用日益凸显……”
今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我国担任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计划在天津举办上合组织峰会;同时,在北京举行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此外,我国还大力支持南非和巴西分别承担二十国集团和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的职责……这些举措彰显了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合作的新局面,并展现出更加辽阔的合作前景。
越来越多的国度投身于打造命运共同体的行列之中,逾百个国家赞同三大全球性倡议,全球范围内超过三分之四的国家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的一员——这些举措秉承了东方智慧中的天下为公、协和万邦的理念,我国的外交政策立场,特别是国家领导人所提出的重大理念与倡议,正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与支持。
在气候与公正转型领导人峰会上,中国领导人郑重表示,无论国际局势如何演变,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步伐不会减缓,加强国际合作的努力不会衰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将持续推进;在上海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并会晤行长罗塞芙之际,强调“大金砖合作”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开发银行亦应开启第二个“金色十年”的高质量发展征程……在充满动荡与变革的世界背景下,国家领导人始终如一地推动全球治理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不断前进。
中俄伊三国在北京举行的高级别会晤圆满落幕,联合国安理会主持召开了以“坚持多边主义,推进全球治理改革与完善”为主题的重要会议。会议中,各方以高度的责任感参与了人工智能等全球治理议题的讨论。中国在应对各类全球性挑战和解决棘手难题方面展现出的积极作用,正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期待与高度评价。
心怀“大家”的理念,方能成就“赢家”之位。2025年的春天,我国在外交领域的宏大篇章,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得以展现,向全球宣告,中国作为国际社会值得信赖的伙伴,愿与各国共同开创繁荣;在涉及世界领导权的竞争中,我国充分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风范,成为当之无愧的积极力量。
正如某外国领导人所感叹:中华民族在岁月的磨砺中始终坚如磐石,经过无数考验后更显成熟稳重。真正展现中国实力的,并非仅仅是各项成就,更在于其面对干扰时的镇定自若、面对不确定性的坚定立场。中国是一个理智、强大且值得信赖的伙伴,它所提供的不仅是稳定,更是对美好未来的持久期盼。